中国卫星(600118)2025年中报简析:增收不增利,公司应收账款体量较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证券之星公开数据整理,近期中国卫星(600118)发布2025年中报。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营业总收入13.21亿元,同比上升28.0%,归母净利润-3049.15万元,同比下降458.67%。按单季度数据看,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8.79亿元,同比上升25.36%,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638.19万元,同比下降121.39%。本报告期中国卫星公司应收账款体量较大,当期应收账款占最新年报归母净利润比达7573.43%。
本次财报公布的各项数据指标表现一般。其中,毛利率12.74%,同比减39.39%,净利率-1.61%,同比减185.91%,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1.79亿元,三费占营收比13.54%,同比减18.67%,每股净资产5.33元,同比减0.03%,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04元,同比增92.49%,每股收益-0.03元,同比减400.0%
财务报表中对有大幅变动的财务项目的原因说明如下:
- 应收票据变动幅度为-78.64%,原因:子公司收到的商业承兑汇票到期收回款项。
- 应收款项融资变动幅度为-98.34%,原因:子公司收到的银行承兑汇票背书转让或者到期收回款项。
- 其他流动资产变动幅度为-64.26%,原因:期末待抵扣进项税额减少。
- 短期借款变动幅度为70.68%,原因:部分子公司为满足日常运营资金流转需求,期末短期借款增加。
- 应付票据变动幅度为-93.05%,原因:子公司开具的商业承兑汇票减少。
- 应付职工薪酬变动幅度为-61.19%,原因:上年年底计提的工资、奖金等于本期发放。
- 其他应付款变动幅度为42.83%,原因:本期计提的水电费、物业费等款项尚未支付。
- 其他流动负债变动幅度为-63.93%,原因:上年年底已背书或贴现但尚未到期的商业承兑汇票,本期到期终止确认。
- 营业收入变动幅度为28.0%,原因:虽然卫星系统研制业务半年度达到验收条件的合同履约进度节点较少,导致该业务领域可确认收入同比下降,但是上半年宇航部组件产品、地面系统集成项目等业务订单及收入同比实现大幅增长,弥补了卫星系统研制业务收入下降的影响,公司整体营业收入同比仍实现增长。
- 营业成本变动幅度为41.41%,原因:一方面营业收入增加带来的营业成本相应增加,另一方面本期宇航部组件产品交付量显著增加,但交付增量是以毛利率较低的商业航天产品为主,营业成本同比增加且营业成本的增幅高于营业收入的增幅。
- 销售费用变动幅度为-25.7%,原因:部分子公司为改善经营状况,采取了降低销售人员规模、压降日常运营支出等管控措施。
- 财务费用变动幅度为101.62%,原因:利息支出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而人民币定期存款利率下降,相应利息收入减少,财务费用增加。
- 研发费用变动幅度为88.41%,原因:本期费用化的研发投入增加。
- 其他收益变动幅度为126.98%,原因:本期确认的增值税加计扣除额增加。
- 投资收益变动幅度为152.38%,原因:公司联营企业浙江航天恒嘉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和东方蓝天钛金科技有限公司本期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加,公司按权益法核算的投资收益增加。
- 信用减值损失变动幅度为-40.02%,原因:上年同期应收票据到期减少的金额高于本期,相应信用减值损失的转回额高于本期。
- 资产减值损失变动幅度为118.68%,原因:上年同期政府部门和特定用户组合一年以上合同资产较期初的增加额高于本期,相应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额高于本期。
- 资产处置收益变动幅度为-100.0%,原因:上年同期子公司处置了部分固定资产,本期公司无此类业务发生。
- 营业外收入变动幅度为250.66%,原因:本期报废固定资产产生的利得和收到的违约金等高于上年同期。
- 营业外支出变动幅度为2014.45%,原因:本期报废固定资产产生的损失增加。
- 利润总额变动幅度为-1549.44%,原因:在宇航制造方面,一是卫星系统研制业务半年度达到验收条件的合同履约进度节点较少,可确认收入同比下降,而日常经营及备产准备等各项支出持续发生;二是本期宇航部组件产品交付量显著增加,但交付增量是以毛利率较低的商业航天产品为主,交付增量对公司利润贡献较小;在卫星应用方面,受部分产品处于升级换代过渡期、市场竞争激烈等因素影响,几家子公司经营情况尚未明显好转。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变动幅度为-458.67%,原因:在宇航制造方面,一是卫星系统研制业务半年度达到验收条件的合同履约进度节点较少,可确认收入同比下降,而日常经营及备产准备等各项支出持续发生;二是本期宇航部组件产品交付量显著增加,但交付增量是以毛利率较低的商业航天产品为主,交付增量对公司利润贡献较小;在卫星应用方面,受部分产品处于升级换代过渡期、市场竞争激烈等因素影响,几家子公司经营情况尚未明显好转。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幅度为92.49%,原因:部分子公司本期经营到款好于上年同期。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幅度为11.61%,原因:本期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支付的现金低于上年同期。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幅度为394.25%,原因:子公司取得的短期借款增加。
证券之星价投圈财报分析工具显示:
- 业务评价:去年的净利率为-0.59%,算上全部成本后,公司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不高。从历史年报数据统计来看,公司近10年来中位数ROIC为4.34%,中位投资回报较弱,其中最惨年份2024年的ROIC为-0.41%,投资回报极差。公司历史上的财报相对一般。
- 偿债能力:公司现金资产非常健康。
- 商业模式:公司业绩主要依靠研发及营销驱动。需要仔细研究这类驱动力背后的实际情况。
财报体检工具显示:
- 建议关注公司现金流状况(货币资金/流动负债仅为92.18%、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流动负债仅为-19.38%)
- 建议关注财务费用状况(近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均值为负)
- 建议关注公司应收账款状况(应收账款/利润已达7573.43%)
持有中国卫星最多的基金为永赢高端装备智选混合发起A,目前规模为1.13亿元,最新净值0.9223(8月22日),较上一交易日上涨1.93%,近一年上涨71.69%。该基金现任基金经理为张璐。
最近有知名机构关注了公司以下问题:
问:?我国出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请公司从事的卫星行业是否属于新质生产力呢?
答:感谢这位投资者的提问。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公司及所属子公司主营业务卫星制造、卫星应用均属于战新产业。在卫星制造领域,公司先后开发了具有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的卫星公用平台,形成覆盖完整序列的小卫星/微小卫星型谱;在卫星应用领域,公司充分发挥天地一体化优势,将航天器研制过程中积累的核心技术、核心产品和系统工程经验应用于国防建设、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领域,是国内外提供天空地一体化卫星应用装备制造与服务的重要力量。
公司积极学习和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起主导作用的先进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注重创新成果的落地应用和价值转化,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产业链的各环节。
未来公司将以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抓手,坚持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促进技术和产品迭代创新,推动各项研发成果实现市场突破与行业应用,不断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再次对您的提问表示感谢!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目录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