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峰财经

兢强科技北交所上会:负面疑云笼罩下的资本之路

20 11月
作者:小微|{/foreach}{/if}

兢强科技北交所上会:负面疑云笼罩下的资本之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标题:兢强科技北交所上会:负面疑云笼罩下的资本之路)


兢强科技北交所上会:负面疑云笼罩下的资本之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国产经观察消息:在资本市场风云变幻的当下,企业上市之路充满挑战与变数。铜陵兢强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兢强科技”)正站在北交所上市审议的关键节点,其将于2025年11月21日迎来上会大考。然而,回顾其过往经历与当前状况,诸多负面问题如影随形,为其上市之路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

一、上市之路一波三折,业绩稳定性存疑

兢强科技的上市征程可谓坎坷曲折。早在2021年11月,它就向证监会递交了深主板上市申请,试图叩响资本市场的大门。彼时,其业绩表现看似亮眼,2021年扣非净利润高达7910.74万元,较之前实现了大幅增长。然而,好景不长,2022年其业绩急转直下,扣非净利润暴跌54.80%,仅为3575.45万元。如此巨大的业绩波动,显然难以满足主板对于企业业绩稳定性的严苛要求。最终,在2022年9月上会前夜,兢强科技无奈选择撤回申报材料,首次IPO之旅以失败告终。

此次改道北交所,兢强科技的业绩依然未能展现出足够的稳定性。2023年,兢强科技营收12.17亿元,扣非净利润5619.55万元,同比增长57.10%,看似迎来了业绩的回暖。但进入2025年,情况却不容乐观。2025年1-9月,兢强科技实现营业收入 11.6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5995.2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6.49%。兢强科技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最高仅增长2.62%,最低可能负增长5.08%;扣非净利润最高增长10.47%,最低可能负增长3.00%。这种业绩增长的不确定性,无疑让市场对其未来发展前景充满担忧,也引发了监管层对于其业绩增长可持续性的高度质疑。

二、境外销售波动剧烈,真实性存疑

兢强科技的境外销售情况同样不容乐观。数据显示,2023年其境外销售收入同比下滑3.52%,仅为1.3亿元,而2024年却突然大幅增长80.51%,达到2.35亿元。然而,到了2025年上半年,境外销售收入又同比下滑7.42%,仅为1.12亿元。这种境外销售收入的剧烈波动,引发了监管层对于其境外销售真实性和可持续性的质疑。

此外,兢强科技的前两大境外客户METAL - FIO、P - LEE CO.LTD.均为贸易商客户,报告期内向其销售金额合计占比较大。贸易商作为中间环节,其销售数据的真实性和终端需求的稳定性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北交所在审核问询中多次质疑公司是否存在向非终端客户压货、囤货以及提前确认收入的情形。

尽管兢强科技予以否认,但中介机构实地走访的境外客户比例分别为69.82%、73.14%、78.70%,未实地走访比例分别为30.18%、26.86%、21.30%,两者之间存在的一定的差异,这无疑增加了市场对其境外销售真实性的怀疑。

三、财务状况堪忧,资金压力巨大

(一)现金流常年为负,资金链紧张

自2018年起,兢强科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已连续七年为负。2018 - 2024年分别为 - 3996.13万元、 - 5512.55万元、 - 1.43亿元、 - 1.90亿元、 - 1.41亿元、 - 2983.95万元、 - 1.63亿元。所幸,在2025年上半年,兢强科技经营现金流达到了7743.52万元成功转正,同比飙升了160.53%,终于结束了经营现金流七连负的不利局面。但持续为负的经营现金流,反映出兢强科技经营活动获取现金的能力严重不足,资金回笼困难,这无疑给公司的日常运营和资金链安全带来了巨大压力。在北交所的两轮问询中,监管就直接发出拷问――是否存在资金链断裂风险,是否存在重大资金依赖,是否存在流动性风险,现金流持续为负是否对公司持续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二)突击分红后又补流,上市动机遭质疑

在递表前的2023年9月13日,兢强科技突击分红6466.50万元,而此次IPO又拟募集1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这种突击分红后又大规模补流的行为,引发了市场对于其上市动机的质疑。一方面,突击分红将公司的大量资金分配给股东,导致公司资金储备减少,进一步加剧了资金紧张的局面;另一方面,又试图通过上市募集资金来补充流动资金,难免让人怀疑其是否存在上市“圈钱”的动机。

事实上,兢强科技选择在递表前突击分红与其重要股东――毅达资本直接相关。在首轮问询回复中,兢强科技就首次披露了分红主要为解决实控人回购公司股东皖江毅达、芜湖毅达(以下合并简称为"毅达资本")所持股份资金来源的一段隐情。2023年,兢强科技在北交所直联审核过程中,毅达资本拟退出持股。回复函披露,经过和外部投资者、当地政府等各方充分的沟通商议,各方希望公司实控人牵头出资回购部分上述股份,但由于公司实际控制人自有资金不足以回购相应比例的股份,遂决定通过现金分红的方式来解决实际控制人资金不足的问题。而在实施现金分红后,在国有投资机构参与承接上述股份履行内部审核程序期间,兢强科技就接到了毅达资本通知不再退出持股,因而未再继续推进上述回购股份事项。据此,兢强科技认为报告期内分红,主要是为解决回购毅达资本所持公司股份的事项,与补充流动资金无必然联系。

(三)短期借款高企,偿债能力受关注

截至2024年底,兢强科技货币资金余额仅为7156.33万元,同比下降3.95%;而短期借款却高达3.27亿元,同比增长50.34%。短期借款增速远超货币资金,且当前货币资金体量远远不足以偿还借款,这表明兢强科技面临着巨大的短期偿债压力。如果兢强科技不能及时有效地改善资金状况,合理安排融资结构,将可能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进而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和上市进程。

更令人瞠目的是,兢强科技几乎把所有家当都抵押了出去。招股书显示,兢强科技抵押房产面积占总面积的97.24%,抵押土地使用权面积更是高达100%。也就是说,兢强科技主要生产经营场所几乎全部处于“质押状态”。虽然公司解释这是为了融资需要,但投资者难免会担心:万一哪天资金链紧张,这些“命根子”资产会不会被银行“一锅端”?

四、毛利率波动异常,合理性遭拷问

(一)毛利率高于同行且波动大

2022年至2025年1-6月,兢强科技毛利率分别为9.25%、9.7%、10.87%、10.47%,波动较大,且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数。在“金属价 + 加工费”的销售定价模式下,主要原材料价格越高,电磁线产品毛利率越低。相较使用价格更高的铜作为导体的漆包铜线产品,使用价格更低的铝作为导体的漆包铝线产品毛利率通常更高,且对金属价格波动更敏感。然而,即便考虑这一因素,兢强科技毛利率的波动幅度仍然显得异常。

(二)境内外毛利率变动趋势相反

2021年至2025年上半年,兢强科技境外毛利率分别为17.03%、11.50%、10.01%、14.15%、14.05%,远高于境内毛利率的15.13%、9.23%、10.12%、9.76%、9.83%。境内外毛利率变动趋势相反的现象,引发了北交所的灵魂拷问。兢强科技解释称,境外市场产品结构和客户群体与境内存在差异,导致毛利率有所不同。但这种解释未能充分说明毛利率变动趋势相反的深层次原因,市场对于公司毛利率合理性的质疑仍未消除。

五、供应商合作存疑,交易真实性受关注

兢强科技存在与新成立供应商当年即开展合作的情形。例如,常德天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江苏哈曼新能源有限公司、佛山市奇杰三侠电工机械专用设备有限公司等机器设备和在建工程供应商,以及铜陵飞恒物流有限公司(2023年成立)、台州仙亿贵金属有限公司(2024年成立)等采购金额50万元以上的供应商,皆是成立当年即与兢强科技进行合作。

一般来说,运营较成熟的企业很少与刚成立的供应商进行合作。新成立的供应商不仅实际经营能力缺乏市场验证,存在较高经营风险,而且在IPO审核中较容易被怀疑是否潜存利益关系,相关交易及金额是否真实发生。兢强科技与这些新成立供应商的合作情况,无疑引发了市场对于其采购交易真实性和合规性的关注,也给其上市审核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兢强科技在北交所上会前夕,面临着诸多负面问题的困扰。业绩稳定性不足、销售模式存在风险、财务状况堪忧、毛利率异常波动以及供应商合作存疑等问题,都可能成为其上市路上的绊脚石。在监管层日益严格的审核标准下,兢强科技能否成功回应市场的质疑,证明自身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顺利叩响北交所的大门,仍有待时间的检验。


编辑 | 王宇

浏览63.4k
返回
目录
返回
首页
渣打银行支持中国财政部在欧洲发行40亿欧元债券

Copyright © 2024 dw 版权所有

备案号: 蜀ICP备2024051291号-16

岱峰财经专业为您提供经济要闻、独家热点、新讯首推、金融动态、基金股市、市场动态等财经方面资讯,岱峰财经是一个专业财经领域资讯服务者。

本站部分内容为转载,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