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个月收6张罚单!财通证券合规漏洞频现,投行、资管业务双承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证券之星 赵子祥
日前,浙江证监局的一纸责令改正通知书,让财通证券(601108.SH)再次站在监管风暴的中心。这家总部位于浙江的百亿级券商,因场外衍生品业务三项违规被采取行政监管措施,分管高管裴根财收到警示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证券之星注意到,这已是财通证券2025年内第三次遭遇监管处罚,加上2024年以来累计已收到6张罚单,意味着近两年内公司合规管理的系统性漏洞持续暴露。与监管压力并行的是业务发展的失衡,2025年前三季度投行业务收入同比锐减近三成。
与此同时,财通证券总经理职位空缺长达13个月后,直至2025年10月才完成新任人选聘任。在营收净利润看似亮眼的表象下,财通证券的风控合规和业务管理仍有改善空间。
合规警报频发,18个月收6张罚单
合规是券商经营的生命线,但财通证券在这一核心领域却频繁失守。自2024年以来的18个月内,公司累计收到6张监管罚单,处罚主体涵盖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浙江证监局、云南证监局等多个监管部门,违规领域从反洗钱、人员管理延伸至境外子公司管控、信息技术安全、场外衍生品业务等关键环节,呈现出“多点开花”的风险态势。
11月7日,浙江证监局对财通证券采取责令改正的措施,罚单显示,公司标的管理机制不健全,未对挂钩标的实施及时动态调整,违背了场外衍生品挂钩标的从严、动态管理的监管要求;投资者资质年度复核工作不到位,未能落实常态化复核要求,意味着部分投资者可能不符合业务参与条件却持续交易等。
作为分管高管,总经理助理裴根财因负有直接管理责任被出具警示函,其从业履历显示,裴根财自2010年加入财通证券后,历任营销服务中心总经理、经纪业务总部总经理等多个核心岗位,此次被罚反映出公司高管层在合规管控中的履职缺位。
在此之前,财通证券2025年已两次遭监管点名。9月,浙江证监局针对其境外子公司管理问题出具警示函,指出公司未有效建立覆盖境外子公司的决策事项落实跟踪及效果评估制度,风险管控机制不健全,且提名的部分董事不符合任职条件,时任财通香港董事长钱斌同步被警示。
2月,公司因反洗钱违规被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罚款195万元,公示期长达三年,时任合规总监申某新、合规部副总经理吴某霞分别被罚款4.1万元和4万元,违规事实包括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要求报送大额或可疑交易报告,暴露出合规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存在严重疏漏。
回溯至2024年,财通证券的合规问题已初露端倪。当年5月,昆明北京路证券营业部因客户账户管理不规范、员工展业存在违规提供财物行为,被云南证监局出具警示函;11月,浙江证监局指出公司人员管理内控机制不健全,存在未按规定报备任免职及兼职事项、从业人员登记管理不到位、分支机构负责人代为履职超期等问题;12月,公司再因信息技术管理违规收到警示函,涉及重要信息系统访问控制缺失、数据质量控制机制失效等问题。
不到两年时间,6张罚单覆盖合规、风控、人力、信息技术等多个关键领域,充分说明财通证券的内控体系并非局部漏洞,而是存在系统性、全局性的管理缺陷。
业务结构待优化,新任高管迎挑战
如果说密集罚单是合规层面的显性风险,那么业务结构的严重失衡和核心管理岗位的长期缺位,则是财通证券更深层次的隐性危机。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虽实现营业总收入50.63亿元、归母净利润20.3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99%和38.42%的亮眼业绩,但增长质量堪忧,抗风险能力薄弱,而管理层面的缺位更让业务转型举步维艰。
业务端的“冰火两重天”尤为突出。公司利润增长高度依赖经纪业务和投资收益两大强周期板块,2025年前三季度,经纪业务净收入13.85亿元,同比暴增66.32%;投资收益23.17亿元,同比激增9022.7%,成为利润贡献的核心支柱。
但这两项业务均深度绑定资本市场行情,经纪业务收入取决于市场交投活跃度,投资收益则受股指波动影响巨大,一旦市场行情转向,公司营收增长将失去支撑,业绩稳定性难以保障。
与周期性业务的短期爆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为券商核心竞争力体现的投行业务和资管业务持续萎靡。投行业务方面,2025年前三季度净收入仅2.77亿元,同比下滑29.2%,其中第三季度单季收入仅0.6亿元,同比降幅达48.1%。
资管业务同样面临规模与收入双降的困境。2025年前三季度,资管业务净收入9.57亿元,同比下降18.9%。截至三季度末,参控股的财通基金非货币基金AUM为754亿元,较年初下降11.5%;财通资管的非货基AUM为915亿元,较年初下降17.4%。
业务失衡的背后,公司治理层面曾一度长期缺位。2024年9月,原总经理黄伟建因退休离任后,财通证券总经理职位长期空缺,由董事长章启诚代为履行总经理职责长达13个月,直至2025年10月29日才正式聘任应朝晖为新任总经理。
更值得警惕的是,财通证券还面临潜在的流动性风险。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总资产达1483.5亿元,同比增长4.65%,但负债端短期偿债压力凸显。作为短期资金融通主要工具的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规模达281.84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7.38%;代理买卖证券款增至331.38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20.89%。
叠加拆入资金、应付短期融资款等其他短期负债后,公司短期负债合计规模超400亿元,而资产端可即时动用的流动性资产仅388.69亿元,再考虑到253.86亿元融出资金对流动性的占用,短期资金供需已出现缺口。
此外,公司资产端配置的激进倾向也增加了经营不确定性。2025年前三季度,其他债权投资较上年末激增59.8%,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同比增幅更是高达164.82%。此类资产的快速扩张虽可能带来短期收益,但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较大,一旦市场调整,将直接导致资产价值缩水,加剧公司的经营压力。
从合规罚单密集落地到核心业务持续承压,从管理岗位长期缺位到流动性风险隐现,财通证券在2025年暴露的隐忧,本质上是公司治理体系不完善、合规文化缺失、业务转型滞后的集中体现。
对于一家总资产超1400亿元的区域性头部券商而言,短期的业绩增长难以掩盖深层次的发展隐患,频繁的监管处罚不仅影响公司声誉,更可能限制其业务拓展空间。新任总经理的到位或许能为公司带来新的管理思路,但要破解当前的三重困局,财通证券仍需付出长期努力。(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赵子祥)
目录 返回
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