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一周要闻回顾(11月17日—11月23日)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领导关心
1.龚正会见彭博有限合伙企业、彭博慈善基金会创始人迈克尔·布隆伯格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1月17日,上海市市长龚正会见了彭博有限合伙企业、彭博慈善基金会创始人迈克尔·布隆伯格一行。
龚正表示,我们期待与彭博深化互利合作,欢迎彭博积极参与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欢迎将彭博全球商业论坛、创新经济论坛等重要活动放在上海举办,并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带动更多全球企业来沪发展。同时,期待布隆伯格推动上海与纽约等美国城市加强合作、增进友谊,为推动中美交流合作作出积极贡献。
布隆伯格表示,彭博长期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愿助力上海金融机构与世界的互联互通。同时,愿为两市交流交往提供支持,并在城市治理、环境保护等领域深化合作。
2.第十四届“沪上金融家”评选结果揭晓 21位上海金融英才分获三大奖项
11月16日,第十四届“沪上金融家”评选结果揭晓,21位上海金融英才脱颖而出,分获“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年度人物”“沪上金融行业领军人物”“沪上金融行业创新人物”三大奖项。新华社党组成员、秘书长徐玉长,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顾军出席颁奖仪式,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创院理事长屠光绍作主旨演讲。
颁奖仪式上,中国经济信息社上海总部联合发布首期《业服务绿色金融发展指数报告》。同时,中国经济信息社上海总部还发布了行业洞察产业CeCe。
机关动态
3.共筑金融科技创新生态上海举办金融科技创新应用大赛
11月18日,由上海市金融工会工作委员会主办、上海国际集团和上海金融科技产业联盟共同承办的“2025年上海金融系统职工金融科技创新应用大赛”决赛成功举办。市委金融办副主任、市金融工会主任葛平出席活动并致辞。本届大赛旨在增强和提升金融职工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创新能力、专业素养和工作技能。
上海金融系统信息
4.携手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彭博全面深化战略合作
11月17日,国泰海通与彭博有限合伙企业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深化金融数据、金融科技和市场拓展等领域合作。
5.第十九届金洽会“园区行”闵行紫竹高新园区专场活动成功举办
11月18日,第十九届金洽会“园区行”闵行紫竹高新园区专场活动成功举办。本次专场融资对接活动由上海市分行主承办。会上介绍了闵行紫竹高新园区相关情况、上海普惠金融顾问制度及运行情况和上海市融资担保政策。来自中国银行、太保财险、证券的普惠金融顾问与企业代表展开交流并提供专业解答。
6.铸造铝合金期货首次交割顺利完成
11月19日,上海期货交易所铸造铝合金期货首个合约AD2511顺利完成交割,交割量约2.29万吨,交割金额约4.76亿元。铸造铝合金期货上市以来,运行平稳,企业积极参与,截至2025年11月17日,累计成交59.64万手,总成交金额1202.82亿元,标准仓单重量合计5.94万吨。
7.第十九届金洽会“园区行”徐汇漕开发“+”园区专场活动成功举办
11月19日,第十九届金洽会“园区行”徐汇漕开发“人工智能+”园区专场活动成功举办。本次专场融资对接活动由上海市分行主承办。在互动环节,企业代表进行了项目路演,介绍了企业情况和现阶段融资需求,普惠金融顾问代表就企业问题进行了解答。
8.沪深交易所修订基金自律监管规则适用指引
11月19日,为更好服务市场主体,促进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别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基金自律监管规则适用指引第1号——指数基金(2025年11月修订)》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证券投资基金业务指引第1号——指数基金(2025年修订)》,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指引》共十条,围绕基金管理人开发指数基金并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准备工作、标的指数质量的具体指标、指数基金业务办理程序等作出针对性规范。
9.第十九届金洽会“园区行”静安数通链谷园区专场活动成功举办
11月20日,第十九届金洽会“园区行”静安数通链谷园区专场活动成功举办。本次专场融资对接活动由上海农商主承办。活动现场,静安区融资服务中心“数通链谷”园区分中心正式揭牌,标志着以“数通链谷”为代表的产业集群,正式纳入静安区“枢纽+中心+顾问室”的三级服务网络。
10.筑牢网上金融信息安全屏障,上海举行整治网上金融信息乱象专项行动总结交流活动
11月21日,由上海市委网信办、上海金融监管局联合主办,普陀区委网信办承办的“清朗浦江·e企共治”整治网上金融信息乱象专项行动总结交流活动,在普陀区半马苏河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次活动以“协力共建网上金融信息传播良好生态”为主题,总结工作成效,发布一系列成果,并对2025年业业网上金融信息治理优秀单位进行表彰。作为本次活动的成果之一,《网上不良金融信息处置工作上海指南》正式发布。活动现场,还发布了《上海网络平台关于规范网上金融信息传播秩序倡议书》。
11.上海农商银行发布“科鑫农双擎计划” 以科技金融助力农业新质生产力
近日,在上海农商银行、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联合举办的“科创赋农·银企同行——农业科技企业走进农科院”活动上,上海农商银行正式推出“科鑫农双擎计划”。该计划聚焦农业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需求,构建“科技赋能+金融驱动”双轮并行服务模式,通过梯度培育机制与多元化产品体系,为企业提供从科研创新、成果孵化到产业转化、市场拓展的全链条专属型价值。
12.行业首单绿色持有型不动产ABS落地
近日,“太保资产—数据中心持有型不动产绿色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设立,发行规模8.6亿元。该项目是全国数据中心行业首单绿色持有型不动产资产证券化(ABS)、全国第二单数据中心持有型不动产ABS产品。该项目的成功发行,实现了通过资本市场助力数字基础设施腾飞的愿景,发挥了持有型不动产ABS支持民营企业融资的功能,同时,也体现了上交所在科技、绿色和数字领域积极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生动实践。
13.首家“特色网点”在上海揭牌运营
近日,建设银行首家“新型工业化特色网点”──建行上海园支行在临港新片区正式揭牌运营。该网点将依托特色定位,全方位服务国家航天强国战略,赋能航空产业集群发展。大飞机园支行新型工业化特色网点的打造,是建行聚焦产业集群特点、为园区内企业提供综合化、体系化、全方位金融支持的重要举措。
中央金融管理部门资讯
14.证监会:更大力度推动制度建设优化上市公司结构
11月18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第六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超出席会议并致辞。他表示,证监会将更大力度推动制度建设,优化上市公司结构;更加精准高效防控风险,加强全链条监管;更加突出投资者保护,增强投资者信任和信心。
15.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会见南非储备银行行长康亚戈
1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南非比勒陀利亚会见南非储备银行行长康亚戈。双方就双边金融合作等议题交换了意见,并共同见证了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和跨境银行间支付清算公司与其南非合作伙伴签署相关合作备忘录。
16.2025年11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5年11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0%,5年期以上LPR为3.5%。以上LPR在下一次发布LPR之前有效。
17.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斌就2025年10月外汇市场形势答记者问
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5年10月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斌就2025年10月外汇市场形势回答了记者提问。
18.证监会优化ETF注册及上市审核流程
根据最新《机构监管情况通报》,为进一步降低行政相对人负担、推动ETF高质量发展,证监会优化ETF注册及上市审核流程,取消了ETF注册环节提交证券交易所无异议函的要求。沪深交易所也相应修改了自律规则。根据通报,从即日起,对于跟踪成熟指数的ETF产品,基金管理人可直接向证监会申请注册,产品注册完成后,基金管理人根据交易所相关规则和要求,向交易所申请发售和上市。对于具有创新要素产品、复杂产品、新指数产品化等少数情形,通报作了专门安排。
19.民政部、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文规范!
为加强养老机构预收费监管,健全商业银行第三方存管制度,近日民政部、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养老机构预收费存管工作指引》。《指引》明确,养老机构应当在民政部门公布的本地区承接预收费存管业务的商业银行名单范围内,自主选择一家银行开立唯一预收费专用存款账户。《指引》强调,养老机构原则上通过存管银行收取押金、会员费。养老机构使用存管资金,应当向存管银行发起支出申请,说明资金用途,并提供有关佐证材料。养老机构专用存款账户出现大额交易、可疑交易、高风险交易、非指定用途交易等资金异常流动情形的,除办理退费外,存管银行不得为其办理支出,同时向负责监管的民政部门作出风险提示。
20.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中证指数有限公司联合发布《中国上市公司ESG发展报告(2025年)》
11月18日,在2025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大会上,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与中证指数有限公司联合发布《中国上市公司ESG发展报告(2025年)》。《报告》显示,中国ESG生态体系日臻成熟,监管框架持续完善,中国企业ESG实践深度与广度稳步提升。对进一步推动上市公司ESG实践方面,《报告》提出了六方面举措。
统计数据
21.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截至10月末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3.73万亿元
11月17日,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发布的2025年10月份境外机构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简报显示,截至2025年10月末,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3.73万亿元,约占银行间债券市场总托管量的2.2%。
10月份,新增4家境外机构主体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截至10月末,共有1180家境外机构主体入市,其中614家通过结算代理渠道入市,839家通过“债券通”渠道入市,273家同时通过两个渠道入市。10月份,境外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现券交易量约为0.93万亿元,日均交易量约为518亿元。
22.金融监管总局披露重要数据!事关险企资金运用情况→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2025年三季度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情况。数据显示,保险公司三季度资金运用余额超37万亿元,同比增长16.5%。
截至三季度末,保险公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占比均呈增长态势。人身险公司方面,三季度股票账面余额为3.41万亿元,环比增长18.8%,股票投资占比环比提升1.31个百分点,证券投资基金为1.78万亿元,环比增长20.2%,证券投资基金占比环比提升0.73个百分点;财产险公司方面,三季度股票账面余额为2086亿元,环比增长6.7%,股票投资占比环比提升0.41个百分点,证券投资基金为1964亿元,环比增长6.9%,证券投资基金占比环比提升0.4个百分点。
截至三季度末,保险公司银行存款占比呈降低趋势。人身险公司银行存款占比从二季度末的8.02%下降至7.37%,减少0.65个百分点;财产险公司银行存款占比从二季度末的17.24%下降至15.67%,减少1.57个百分点。
债券投资方面,人身险公司和财产险公司呈分化状态。环比来看,人身险公司债券投资占比从二季度末的51.9%下降至三季度末的51.02%,下降0.88个百分点;财产险公司的债券投资占比从二季度末的40.29%上升至三季度末的40.62%,增长0.33个百分点。
截至三季度末,保险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基本保持稳定。人身险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占比为8%,与二季度占比相同;财产险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占比从二季度末的6.07%提升至6.16%,增长0.09个百分点。
风险提示
23.《吹到云上的牛》——2025年度防范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优秀宣传作品系列展播
本期推出:中辉期货有限公司《吹到云上的牛》。作品通过讲述甲先生受到“云养殖”高额收益的诱惑,最终被骗取投资款的故事,旨在提醒投资者面对新型投资项目时,一定要保持清醒、做好调查、摸清底细、理性对待,树立理性的金融消费观、投资理财观,切实提高防范金融风险能力。
来源上海金融官微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目录 返回
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