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峰财经

自贸债发展草案获上海市人大常委审议 时隔两年重启后走向如何?

25 11月
作者:小微|{/foreach}{/if}

自贸债发展草案获上海市人大常委审议 时隔两年重启后走向如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时隔两年重启后,自贸离岸债的政策体系正愈发完善。目前,全市场存续的自贸离岸债约1100亿元。

  据上海人大公众号发布,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11月24日起召开,听取《上海市浦东新区自贸离岸债业务发展若干规定(草案)》(简称《草案》)等4项初审法规草案的审议意见报告。

  发展自贸离岸债业务是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探索离岸金融创新的重要举措。上海人大表示,《草案》明确了相关工作机制和业务规则,对于加快探索构建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相匹配的离岸金融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自贸离岸债(简称“自贸债”)是指在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内,面向已开立自由贸易账户(FT账户)的境内外机构投资者发行的债券品种,发行人可以为境内、自贸区内及境外的金融机构或企业,发行币种包括人民币和外币。

  中证鹏元的研报指出,自贸债服务于人民币国际化、跨境业务的推进,探索跨境债券业务产品创新。它是一种兼具传统离岸融资债券和在岸融资债券特点的创新型金融工具,某种方面可以视为“在岸的离岸债券”。

  2016年12月,上海市政府发行30亿人民币自贸区地方政府债,打响了自贸债发展的“第一枪”。 但在此后的数年时间里,其发展步伐较为缓慢。

  企业预警通数据显示, 2019年南南国资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行首只企业自贸债后,自贸债开始快速扩容,特别是在2022年至2023年。2022年,共发行55只自贸债,规模合计345.13亿元。2023年在10个月内,共计发行自贸债126只,该年度发行规模达到856.36亿元,只数和规模都超过2022年全年发行的两倍。

  不过,自贸债却在2023年7月后被叫停。中证鹏元指出,由于城投债占比过高引发风险担忧,监管层于2023年下半年紧急叫停城投类主体发行,要求只能投资自贸区内企业及境外企业发行的自贸区债。

  据企业预警通,目前全市场存续的自贸离岸债约1100多亿元,城投企业的占比高达77%。

  2024年以来,针对自贸区发展和自由贸易账户的政策逐步完善。今年6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2025论坛开幕式宣布八项重磅金融开放举措。其中,第五项专门指出,要“发展自贸离岸债”,遵循“两头在外”的原则和国际通行的规则标准,拓宽“走出去”企业及“”共建国家和地区优质企业的融资渠道。

  7月25日,在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下,上海清算所支持香港分行成功发行全球首单区离岸债券,规模5亿元人民币。时隔两年,自贸区离岸债正式重启。

  图:2023年6月以来发行的自贸区离岸债

(资料来源:Wind数据,财联社整理)

  今年9月末,上海金融官网公开发布《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上海自贸离岸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 的通知》(简称《措施》)。

  业内人士称,《措施》强调新的自贸离岸债必须“两头在外”,即发行主体是境外,投资主体是境外或者自贸区银行FTU。此前的自贸债发行模式基本成为了历史,境内发行主体不再适用。

  中证鹏元认为,未来自贸区债券定位与香港市场有所差异,发行人以人民币跨境投融资企业为主,将强化对业务和资金使用的监管,降低套利行为和资金单项内循环,落实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有效推动人民币外循环。存续自贸区债券或在限期内以偿还为主,“借新还旧”的可能性取决于发行人实际业务。

(文章来源:财联社)

浏览78.4k
返回
目录
返回
首页
聚力打造区域特色产业 日照创达产业集团发行高成长产业债 我国力争2027年基本实现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

Copyright © 2024 dw 版权所有

备案号: 蜀ICP备2024051291号-16

岱峰财经专业为您提供经济要闻、独家热点、新讯首推、金融动态、基金股市、市场动态等财经方面资讯,岱峰财经是一个专业财经领域资讯服务者。

本站部分内容为转载,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