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峰财经

高息优先股密集退场 银行优先股投资逻辑生变

25 11月
作者:小微|{/foreach}{/if}

高息优先股密集退场 银行优先股投资逻辑生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日,多家商业密集发布优先股赎回公告,引发市场对银行资本管理策略转向的关注。

  公告称,将于2026年3月9日赎回2亿股境内优先股,该批优先股于2016年3月发行,规模达200亿元。也披露,拟于2025年12月23日赎回全部0.49亿股“南银优1”优先股,发行规模为49亿元。

高息优先股密集退场 银行优先股投资逻辑生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公开资料统计,自7月以来,已有等至少9家银行公布优先股赎回计划,形成一波显著的“赎回潮”。

  作为银行补充其他一级资本的主要渠道,银行优先股在优先股市场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近来为何频繁出现赎回情况?

  华源在此前研报中分析指出,综合来看,发行人是否行使优先股赎回权,需要综合考虑自身资本充足率状况及再融资成本。截至2025年9月16日,在历史发行的共35只银行优先股中,目前仅2只优先股、3只优先股、优先股已赎回,其余发行满5年的银行优先股尚未赎回。 此外,截至2025年9月16日,只有齐鲁银行优先股是在第一个五年期期满时主动赎回。

  苏商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杜娟认为,这些计划赎回的优先股都在至少5年前发行,彼时设置的股息率较高。随着市场利率走低,银行赎回优先股,并发行更低成本的永续债等资本补充工具作为替换,可有效降低财务成本。

  此外,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余丰慧还表示,监管要求的变化以及银行自身资本结构优化的需求,也是促使银行选择赎回高成本优先股的重要原因。“短期内优先股的赎回可能会导致资本充足率有所下降,但从长远来看,通过替换为更低成本的资本工具,有助于降低资金成本,提升资本使用的效率。”

  华源证券分析指出,在利率下行环境中,银行主动赎回优先股的动力较强。在投资策略方面,当前对银行优先股的投资应在充分考虑“赎回风险”前提下采取防御措施。

  华源证券进一步分析表示,固定溢价较高的优先股,因其未来付息成本较高,银行赎回旧券、重新低息融资的动力较强烈,易遭遇“价值毁灭”,需重点警惕该风险。相反,固定溢价较低的优先股,其股息支付压力相对较小,即使利率下行,银行主动赎回的动力也相对有限,安全性更高。因此,建议采用防御型投资策略,优先选择固定溢价较低、信用资质优异的标的,在降低赎回风险的同时,获取稳定的股息收益。

  不过,在净息差持续承压的背景下,银行如何平衡“赎回高息优先股”与“发行低成本资本工具”之间的节奏,成为资本管理的关键。杜娟认为,这反映出银行业资本管理正从规模扩张转向以成本效率为核心的精益化模式。她指出,银行资本补充工具更加多元化、灵活化,可根据期限、成本、规模、市场投资偏好等需求,灵活选择利润转增、发行永续债、引入政府专项债、IPO、增资配股等方式。同时,银行资本主动管理更加精细化,不断优化结构与成本,并通过精细化管理节约风险资产资源,提升资本使用效率。

  余丰慧也认为,这意味着银行业正在向以成本效率为核心的精益化管理模式转变。银行应根据市场情况灵活调整策略,比如在市场利率处于低位时积极赎回高息优先股,并适时发行低成本的资本补充工具。这样做不仅能有效降低成本,还能增强资本结构的灵活性和抗风险能力。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浏览55.8k
返回
目录
返回
首页
聚力打造区域特色产业 日照创达产业集团发行高成长产业债 我国力争2027年基本实现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

Copyright © 2024 dw 版权所有

备案号: 蜀ICP备2024051291号-16

岱峰财经专业为您提供经济要闻、独家热点、新讯首推、金融动态、基金股市、市场动态等财经方面资讯,岱峰财经是一个专业财经领域资讯服务者。

本站部分内容为转载,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