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峰财经

金融“活水”精准“浇灌” 天津培育科创“新生态”

26 11月
作者:小微|{/foreach}{/if}

金融“活水”精准“浇灌” 天津培育科创“新生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华社天津11月26日电 题:金融“活水”精准“浇灌” 天津培育科创“新生态”

  新华社记者李亭、郭方达

金融“活水”精准“浇灌” 天津培育科创“新生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科技金融正成为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在“科技—产业—金融”新循环机制下,天津着力打破信息壁垒,构建覆盖科技创新全生命周期、全链条的金融服务体系,探索出一条金融、科技、产业政策协同发力的科技金融“天津路径”。

  精准浇灌,金融活水助力科研攻关

  在天津全和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验室里,实验人员正在进行脂质纳米颗粒(LNP)核心成分阳离子脂质的后处理工作。

  作为药物递送载体,LNP能将药物精准送到“目的地”,对核酸药物研发生产至关重要。但长期以来,该技术被国外垄断。

  “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靠自主创新研发。”公司负责人宋艳民说。然而,研发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这对一个科创企业来说,是不小的压力。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邮储银行天津分行迅速组建了专业服务团队,综合考量了企业的研发投入、专利实力、成长性等因素,通过“研发贷”,为项目研发注入了“强心剂”。

  金融“及时雨”浇灌下,公司LNP递送技术已布局10余项相关专利,构建了涵盖万种结构的可电离脂质库,突破了传统LNP单一靶向局限,实现多器官组织的靶向递送,解决了核心原料“卡脖子”问题。

  邮储银行天津分行副行长谷晓玮说,邮储银行天津分行聚焦科创企业“轻资产、融资难”痛点,搭建专业化服务体系,创新“看未来”授信评价新模式,开发“研发贷”等专属产品。今年上半年,该行科技型企业贷款增速近50%。

  不仅是邮储银行,浦发银行天津科技支行针对人工智能、生命科学、先进制造等前沿领域设置专业部门;工行天津经开区分行锚定生物医药、新材料和智能科技,与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深度合作,已向百余家科技企业发放贷款超20亿元……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数据显示,8月末天津科技贷款同比增长9.2%。

  业务创新,协同发力共建长效机制

  建立“科技—产业—金融”新循环长效机制,用足用好科改再贷款等政策工具,接续开展科技园区“主办行”“共同成长计划”……天津探索出一条金融管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金融机构广泛参与,助力科技金融发展的长效机制。

  在“科技—产业—金融”新循环长效机制下,天津市银行业协会和天津市基金业协会连续两年发布天津市银行业重点合作投资机构参考清单——鼓励银行和创投机构以清单为抓手,合作探索业务创新。

  天津金融监管局副局长马英说,截至9月末,9家在津银行基于清单开展了投融资撮合、投联贷产品研发等。2024年以来,在津银行通过投贷联动模式累计发放贷款31亿元,惠及187家科技创新企业。

  天津某智能装备企业是这一模式的获益者。该公司主要从事水下滑翔机、水下自主航行器等水下无人智能装备的研制、生产。浦发银行天津分行在公司获得Pre-A轮股权融资后,通过“浦投贷”产品为其提供了1000万元2年期流动资金贷款支持,助力企业加快研发进度。

  “通过‘贷款+外部直投’,能更加精准地识别测算企业的资金需求,跨机构合作帮助企业在两轮股权融资之间获得流动性,将金融资源精准投向具备硬核技术的科技企业。”浦发银行天津分行科技金融部总经理任怡说。

  探索路径,政策支持打造良好生态

  科技贷款增量扩面的同时,债券市场“科技板”推动更多资金流向科技创新领域。不久前,随着由招商银行天津分行主承销的“25中交天航MTN001(科创债)”成功发行,天津市企业银行间市场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规模突破200亿元。

  截至10月末,天津市共有13家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行25只科技创新债券,实现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机构三类发行主体全覆盖,资金精准投放有力践行“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科技企业发展离不开多层次资本市场。依托天津滨海柜台交易市场建设运营的天津市科技金融路演中心,已成为服务科技企业融资的前沿阵地。截至10月底,路演中心共组织企业路演、产业交流、融资对接、上市咨询等活动182场,参与企业3121家次,多家企业通过路演中心的资源对接获得融资。

  围绕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天津提出了更清晰的目标和路径。近日,天津市委金融办等11部门联合印发实施《天津市金融创新服务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专项方案》,推出45项具体措施,力争到2027年,科创基金规模突破2000亿元,科技贷款余额突破1.1万亿元。

  天津市委金融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将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推动各项措施落实落地,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全生命周期、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促进金融与全产业链深度协同,以金融创新更好服务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责任编辑:赵阳】
    阅读下一篇:
              浏览64.4k
              返回
              目录
              返回
              首页
              兴华基金吕智卓:债券“股性”凸显 对择时、止盈止损的要求更高

              Copyright © 2024 dw 版权所有

              备案号: 蜀ICP备2024051291号-16

              岱峰财经专业为您提供经济要闻、独家热点、新讯首推、金融动态、基金股市、市场动态等财经方面资讯,岱峰财经是一个专业财经领域资讯服务者。

              本站部分内容为转载,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