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回顾及24年展望-宏观管理人篇①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3年已经结束,在这一年里我们与伙伴一起共建美好,这一年我们带着成果与荣耀共赴新程。泽募家特意邀请了融升基金、鑫岚投资与我们一起探讨23年回顾与24年展望!
融升基金
年底宏观大环境方面变化不大,依旧是紧盯国内宏观经济刺激政策和美国通胀经济数据及美联储降息预期、是直接影响国内股市汇市商品及美股美债等全球资产走向的核心因素!
国内核心问题依旧是居民资产负债表压力没有很确定的解决路径,居民资产负债压力主要来自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负债成本三个维度,最好的解决方案是需要中央财政放钱来解决信贷扩张问题,直接或间接提高居民收入,扭转消费降级、恢复经济活力并带动股市起色。
但 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方面并没有给出太超预期的增量信息、24 年财政定调是“适度发力”、政策端没有要强势刺激经济的迹象,政策重点仍在长期转型而非短期增长。而央行金融市场和货币政策的定调仍然偏向强调调结构,国内政策仍然属于被动型、看到经济数据不好再去宽松刺激一下。所以对股市的看法依旧是周线级左侧中,仅会有阶段性反弹而非反转,国内经济反转需要前期月报所提的三大基础条件的配合。
中美方面从政治经济学研究角度来看当前中美关系谁也离不开谁!对于美国经济来说,最担心风险的一个是美股,一个是美债。想要保持美股的高估值和景气度,就需要打开全球最大的中国市场;想要保持美债能够持续的借钱搞拜登经济学,就需要全球最强政府财政的中国来购买美债。而对于中国经济来说,最急迫需要维护的一个是投资、一个是出口。想要发展高质量的产业,就需要美国转移技术和投资;想要解决国内的就业、股市和楼市,就需要美国重新开放市场给中国出口。
海外方面,上月市场已经提前定价交易软着陆和明年一季度降息预期。节后市场开始调整之前下行较快的美债利率和美元,短期开始修正降息预期。但核心观察重点还是在于美国的通胀和经济数据。本月的非农就业数据周五公布需要格外关注,指引下一步宏观预期逻辑和资产波动方向。2024 年宏观交易的几大重点主线,其一是美联储货币政策何时降息及节奏,其二是地缘冲突常态化,其三是国内政策节奏博弈,最后最重要的一点是全球大选年对中外关系的扰动。美国、欧盟、英国、俄罗斯等国均要先后举行大选。经济和发展问题始终是大选的核心议题,在目前国际政经格局错综复杂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容易在选举活动中加大碰撞甚至极化加剧,对未来几年中外关系产生重大影响。共和党倾向保守主义、普遍支持实施更严格的对华政策,若共和党成为新一届执政党,则中美关系重回紧张的可能性较大。
鑫岚投资
今年整体不赚不亏的状态,上月和本月有所反弹,股票仓位基本上维持10%左右,期货仓位也再10%以内甚至更低。
海外市场:美东时间2023年12月13日,美联储召开FOMC会议,公布维持当前5.25%-5.5%的利率水平,并发布新一期联储官员预测和利率点阵图。会后鲍威尔召开新闻发布会。
本次议息会议中最核心的信号是鲍威尔承认降息讨论提上日程,且相关言论呈现了 “预防式降息”的倾向。这意味着美联储并未对近期市场抢跑交易的宽松预期进行纠偏和修正,可能在未来持续提振风险偏好。本月点阵图对2024年末政策利率的预估相较9月下修约50BP,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本轮10年美债利率的快速下行源于降息预期的持续增强。
美联储的超预期转向或在一定程度上与政治压力相关,而大选年将近经济和股市繁荣有利于选情&以及宽财政下的融资负担均有可能是白宫施压的原因。展望未来,我们认为经济数据和政治影响均是货币政策和美债利率核心影响因素。短期来看,联储站台“降息交易”后10年美债利率可能继续在 4%附近低位运行,未来利率的反弹需要经济数据韧性的驱动。
国内方面:2023年12月11-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召开,系统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
总体看,本次会议延续强调“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进一步突出稳预期稳增长等各种“稳”,重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再次指向2024年政策将偏扩张、偏积极、偏刺激,2024年GDP很可能定为5%左右的偏高水平。
对比看,这是一次“直面困难、提振信心”的会议,要求“增强忧患意识、增强信心和底气”,关注重提“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除了近年来持续推进的煤炭、钢铁等传统行业去产能外,从近期工信部发文看,应也包括光伏、电力装备等新兴行业的细分领域(如中低端光伏)。这是一次“政策纠偏、对症下药”的会议,对政策思路、政策执行、政策评价均有新要求,关注新提“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新提把握和处理好“四大关系”。“非经济性政策”应是指过往拉闸限电、地方保护等行为对经济政策的干扰,而“取向一致”应是指“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四大关系是指:速度与质量、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发展与安全的关系。
具体看,2024年工作部署有不少新提法:中央加杠杆是大方向,宽财政、松货币,赤字率大概率高于3%,大概率会再降准降息,财政和货币也有望加强协同。科技创新位居9大工作之首,延续鼓励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新提发展“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促消费仍是“旧”办法,扩投资强调政府投资带动,PPP 有望成为扩投资新工具,关注“三大工程”;防风险、促改革、扩开放基调延续。
目录 返回
首页